广播域与冲突域
广播域是电脑网络的一种逻辑划分。广播域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可以在数据链路层通过广播的方式到达任意一个节点。广播域可以部署在同一个区域网络或桥接到其他的区域网络
根据目前的技术,任意链接到同一以太网中继器或交换机的电脑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并且任意链接到同一个互相链接的中继器或交换机的集合的电脑也属于同一广播域中。而路由器和其他网络层设备会在广播域间形成隔离
冲突域是同一个网络上两个设备同时进行传输则会产生冲突;在网络内部数据分组所产生与发生的区域称为冲突域,所有的共享介质环境都是一个冲突域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CSMA / 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 是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载波侦听指任何连接到介质的设备在欲发送帧前必须对介质进行侦听,当确认其空闲时才可以发送。多路访问指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访问介质,一个设备发送的帧也可以被多个设备接收
CSMA / CD 方案主要表现为:
- 先听后发(侦听介质是否为空闲状态)
- 边听边发(一边发送一边侦听介质)
- 冲突停发(发生冲突时停止发送)
- 延迟再发(等待随机时间后再侦听)
通信方式
单工模式: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仅需要一条信道
半双工(双向交替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需要两条信道
全双工(双向同时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需要两条信道
常见的网络模型
OSI 七层模型
应用层 (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服务)
表示层 (数据的格式化、数据加密解密、数据的压缩解压缩)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实体之间的会话连接)
传输层 (数据的分段及重组、提供端到端的数据服务[TCP/UDP])
网络层 (将分组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逻辑寻址、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 (将分组数据封装成帧、实现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差错检测)
物理层 (在介质上传输比特、提供机械的和电气的规约)
以太网帧结构
- Ethernet_II (Type / Length >= 1536(0x0600))
- D.MAC 目标 MAC 地址
- S.MAC 源 MAC 地址
- Type 类型
- Data 数据
- FCS 帧校验
- IEEE 802.3 (Type / Length <= 1500(0x05DC))
- D.MAC 目标 MAC 地址
- S.MAC 源 MAC 地址
- Length 长度
- LLC 逻辑链路控制
- SNAP
- Data 数据
- FCS 帧校验
- 本文链接:https://gentrabbit.moe/2021/10/03/HCIA-RS-note1/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默认采用 许可协议。